
临锋决敌的成语解析
发音:lín fēng jué dí
简拼:lfjd
类型:中性成语
结构:连动式成语
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战争与处世等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郑太传》:“并无军旅之才,执锐之干。临锋决敌,非公之俦。”
解释:锋:队伍的前列。面对兵锋与敌决战
\p
示例:并无军旅之才,执锐之干。临锋决敌,非公之俦。
卓议大发兵以讨山东。
尚书郑泰曰:“夫政在德,不在众也。”
卓不悦曰:“如卿此言,兵为无用邪!”泰曰:“非谓其然也,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。明公出自西州,少为将帅,闲习军事。袁本初公卿子弟,生处京师,张孟卓东平长者,坐不窥堂,孔公绪清谈高论,嘘枯吹生。并无军旅之才,临锋决敌,非公之俦也。况王爵不加,尊卑无序,若恃众怙力,将各棋峙以观成败,不肯同心共胆,与齐进退也。且山东承平日久,民不习战;关西顷遭羌寇,妇女皆能挟弓而斗,天下所畏者,无若并、凉之人与羌、胡义从;而明公拥之以为爪牙,譬犹驱虎兕以赴犬羊,鼓烈风以扫枯叶,谁敢御之!无事征兵以惊天下,使患役之民相聚为非,弃德恃众,自亏威重也。”
卓乃悦。\p
注释:(1) 《后汉书·郑太传》原文引述。[(2)] 吴兴武北小东平。[(3)] 明公之用为爪牙,故谓之“明公出自西州”。[(4)] 而且“山东承平日久,民不习战;关西顷遭羌寇,妇女皆能挟弓而斗,天下所畏者,无若并、凉之人与羌、胡义从。”[(5)] “非若同兵为齐进退也。”[(6)] “夫政在德,不在众也。”[(7)] 而“卓不悦曰:如卿此言,兵为无用邪!泰曰:非谓其然也。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。”
临锋决敌的成语解析
\p锋:队伍的前列。
\p决敌:击败敌人。
\p临锋:进攻和击败。
\p非公之俦:非同凡兵。
\p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郑太传》。
\p解释:锋:队伍的前列。面对兵锋与敌决战。\p示例:\p并无军旅之才,执锐之干。临锋决敌,非公之俦。\p卓议大发兵以讨山东。\p尚书郑泰曰:“夫政在德,不在众也。”\p卓不悦曰:“如卿此言,兵为无用邪!”泰曰:“非谓其然也,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。明公出自西州,少为将帅,闲习军事。袁本初公卿子弟,生处京师,张孟卓东平长者,坐不窥堂,孔公绪清谈高论,嘘枯吹生。并无军旅之才,临锋决敌,非公之俦也。况王爵不加,尊卑无序,若恃众怙力,将各棋峙以观成败,不肯同心共胆,与齐进退也。且山东承平日久,民不习战;关西顷遭羌寇,妇女皆能挟弓而斗,天下所畏者,无若并、凉之人与羌、胡义从;而明公拥之以为爪牙,譬犹驱虎兕以赴犬羊,鼓烈风以扫枯叶,谁敢御之!无事征兵以惊天下,使患役之民相聚为非,弃德恃众,自亏威重也。”\p卓乃悦。\p注释:(1) 《后汉书·郑太传》原文引述。[(2)] 吴兴武北小东平。(3) 明公之用为爪牙,故谓之“明公出自西州”。[(4)] 而且“山东承平日久,民不习战;关西顷遭羌寇,妇女皆能挟弓而斗,天下所畏者,无若并、凉之人与羌、胡义从。”[(5)] “非若同兵为齐进退也。”[(6)] “夫政在德,不在众也。”[(7)] 而“卓不悦曰:如卿此言,兵为无用邪!泰曰:非谓其然也。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。明公出自西州,少为将帅,闲习军事。袁本初公卿子弟,生处京师,张孟卓东平长者,坐不窥堂,孔公绪清谈高论,嘘枯吹生。并无军旅之才,临锋决敌,非公之俦也。况王爵不加,尊卑无序,若恃众怙力,将各棋峙以观成败,不肯同心共胆,与齐进退也。且山东承平日久,民不习战;关西顷遭羌寇,妇女皆能挟弓而斗,天下所畏者,无若并、凉之人与羌、胡义从。”[(8)] “非若同兵为齐进退也。”[(9)] “夫政在德,不在众也。”[(10)] 而“卓不悦曰:如卿此言,兵为无用邪!泰曰:非谓其然也。以为山东不足加大兵耳。明公出自西州,少为将帅,闲习军事。袁本初公卿子弟,生处京师,张孟卓东平长者,坐不窥堂,孔公绪清谈高论,嘘枯吹生。并无军旅之才,临锋决敌,非公之俦也。况王爵不加,尊卑无序,若恃众怙力,将各棋峙以观成败,不肯同心共胆,与齐进退也。”[(11)] “山东承平日久,民不习战;关西顷遭羌寇,妇女皆能挟弓而斗,天下所畏者,无若并、凉之人与羌、胡义从。”[(12)] “非若同兵为齐进退也。”[(13)] “夫政在德,不在众也。”[(14)] 而“故亦曰:明公出自西州,无功名利;但好斗心;若欲成事,须内外合谋。然若内兵不胜,外则可得。此虽非同兵为齐进退,然亦非同军师为同臣也。”[(15)] “非若同兵为齐进退也。”[(16)] “夫政在德,不在众也。”[(17)] 而“又如斯文:今有汉室,自西传南,中原之民,何尝不习战?异人之兵,何尝不备盾与铠甲?”[(18)] “非若同兵为齐进退也。”[(19)] “夫政在德,不在众也。”[(20)] 而“然又如斯文:此者虽无功名利,可使得其君。斯文之治,非同凡兵,亦非同列臣也。”[(21)]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画中范文网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/tech/2025-08-20/280.html
- 上一篇: 停工待料的成语解释_停工待料的影响
- 下一篇: 改写古诗作文(改写古诗作文四时田园杂兴)